2019/07/14

【讀】湊佳苗《告白》翻轉人性的愛與惡

故事分別以第一人稱角度思考,每個角色都有受傷的心,不管外表看來多平凡,內心都有黑暗怪物在被所經歷的自卑、自滿、自憐等負面情緒餵養。透過視角轉換各章節的命名,揭露不同角色心底深處的想法與動機,吐露更多驚人細節。內容環環相扣的情節和角色內心自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動機的核心,著實令人感到十分沉重與壓迫。

鋒利筆調帶出真正要反映的社會議題:生命價值、家庭教育、親子溝通、師生問題、校園霸凌、少年犯案及媒體亂象。沒有人是真正正義的一方,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以下警告:有雷劇情
※※※

第一章「聖職者」─班導森口悠子的告白

為人師表背著多重標準,要關懷學生、恩威並施,又得適時展現威嚴與體罰管教。她知道兇手們犯案荒唐的原因後,在班上以A、B為代號卻不加掩飾敘述女兒被殺的事實,用同儕間的排斥扭曲正義感。給予輕視生命、低估生命本質的學生A與B體會真正的感同身受,而不是輕易地踏入有形的囚房,對少年法的漏洞提出沉重地批判。「我希望他們知道這點,了解自己罪孽深重,然後背負著重擔活下去。」她間接引導學生及熱血的維特老師成為共犯,制裁這兩位少年。這一長串的告白穿插幾句學生的話語,但隨著一步步說出來的事實讓學生壟罩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中。


第二章「殉教者」─班長北原美月的信

裡面較客觀的角色,乖乖牌學生卻崇拜露娜希。可能代表最多數當下的莘莘學子,對現行體制的不滿無法說出口,藉著崇拜反叛失序者宣洩憤憤不平。「一開始的目的是要糾舉壞人,漸漸就變成強行創罩出制裁對象了。這樣一來就跟中世紀歐洲的女巫審判沒有兩樣。愚蠢的煩人忘記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並沒有制裁他人的權利。」她一眼看穿班導森口的心理戰略、殺人犯A的戀母情結、同學的盲目偽善行為。用渡邊做的測慌機證明寺田良輝表現出熱血教師只是自我陶醉和自滿並嗤之以鼻,說明維特例行的家庭訪問就是害死小直的原因。以身邊的藥水測試牛奶裡的HIV病毒反應後,來不及告訴以前暗戀過的小直真相就發生悲劇。「老師現在對自己直接制裁兩個少年的決定有什麼想法呢?」她告訴森口事情經過,卻也很無奈也無可奈何。


第三章「慈愛者」─少年B姊姊看母親的日記

「全部都不是直樹的錯,但倒楣的都是他。」B的母親奉獻著自私而盲目的愛,一口咬定兒子只是誤交損友,直到最終現實與期待破滅後,她卻選擇殺掉親生兒子,反被發瘋的直樹刺殺身亡。因為她自身的經歷,加以無形壓力在兒子身上,使直樹變得懦弱一事無成。日記中看得出來自欺欺人,她卻深信兒子只是受害者,完全不了解小直的內心。呈現日本尼特族的隱憂。電影對母親的描述沒有很詳盡,書裡她有提到自己家庭和對直樹的教育方式,還有日復一日看到小直情況變糟,卻把錯歸咎到社團、森口、維特、渡邊等他人身上,等待他變好的那天。


第四章「求道者」─少年B下村直樹的獨白

一個善良自卑的男孩,有一顆扭曲的心靈。「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不要這樣!我不是失敗作品!」令人厭惡的是他是在四歲的愛美睜開眼那刻還把她丟入池裡,他自以為是但最後卻被恐懼侵蝕。「長頭髮跟長指甲,以及骯髒的樣子,就是我活著的證明。」被修哉選上的犯人B,相對於渡邊的泰然自若,他徹底地深信自己成了殺人犯和愛滋病患者,染上潔癖與髒癖。他跑去便利商店弄得都是血,他一直在向母親求救說要去警察局,其實他是很可憐的角色,為了不讓家人染上HIV拚命的清洗家裡拒絕母親碰觸到他。母親沒能理解他的行為,讓他在噩夢的幻影中再次殺人了。


第五章「信奉者」─少年A渡邊修哉的遺書

絕頂聰明的天才國中生,生母對A君產生怨懟,視他為阻礙她人生發展的絆腳石而離棄。修哉所做的一切,動機全都是為了想吸引小時候就離開的母親注意力。發明防盜包參加科展獲獎卻只獲得小篇幅報導使他受挫,眼見「露娜希事件」受到媒體追逐採訪後,才衍生出瘋狂毫無道理的殺人計謀。「我了解殺人是犯罪。但我不能了解這為何是壞事。」在知道母親另有了家庭甚至孩子後,唯一的理智線像泡泡一樣「啪擦!」一聲破掉了。他打算用自製炸彈自殺並將全校同學炸死,在森口老師的精心安排下反炸死了最敬愛的母親。「從出生開始就每天晚上聽歌頌生命尊嚴的故事?要是這樣的話我可以理解為何自己沒有這種感性。因為我從來沒聽過母親給我講故事。」他只是想得到母愛罷了,但卻以這些敗壞的心態去完成他的夢想,辜負他的聰明才智了!他用來殺貓的網站和媒體把得獎的焦點轉移到殺人事件,以上這兩點說明了媒體帶來資訊傳播的弊端,使人深思。


第六章「伝道者」─森口給修哉的宣告電話

這篇故事從第一章之後就再也沒出現的森口悠子,在炸彈未引爆在禮堂之後打給渡邊,並讓整件事情真相大白,原來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如果你的世界裡只有你摯愛的母親的話,那就殺了你的母親吧。連這都做不到的膽小鬼,還要繼續得意洋洋大放厥詞胡作非為,我無法允許。」於是她將炸彈改放置在渡邊母親的實驗室裡。森口讓修哉也感到失去摯愛的痛楚,他眼中一直只有母親讓他胡作非為無視其他生命,這下他愛的人死了,就再也不會做出要吸引目光可怕的事情了吧。最後他們兩都哭了。


故事的開頭是青春無敵,十四歲學生們與女兒四歲的死亡。
兇手少年A的狂妄,少年B的懦弱,皆被自己為所欲為的行為殺死。
這如同被誇大般故事卻是社會議題中些許存在的課題,更多是自私。
成為壞人是如此輕而易舉,多少人在讀完最終章忍不住讚同森口的"惡"。
以暴制暴的行為真的是正確的嗎...
如果不行,那這些人又要如何搶回正義呢?

「これが本当の復讐であり、あなたの更生の第一歩だとは思いませんか?
故事的最後,都可以開始重生的第一步了嗎。
或許我們所追求的愛、個體生存的意義、所有正義的假設,
在最後一幕「開玩笑的」對照生命之輕,時間也無法倒轉一切。
你也可以犯錯,但都得付出代價。

你的、我的
世界的「啪擦!」
你聽,美夢都像泡泡一碰就破。
我們的世界皆已毀滅,
不復存在「       !」